去菜市場買菜,賣完付錢,隨口如平常一樣溜出一句「謝謝」。老闆娘很愕然,說:「啊妳都給我錢怎麼還說謝謝呢?」當下想不到為什麼,就也「哈哈哈…習慣了。」帶過去。

回想剛到大陸時,很不適應很多個人覺得沒禮貌、粗魯的行為,例如在台灣和香港,捷運地鐵都會先下後上、買賣東西雙方都會說一聲「謝謝」或「唔該」。但在大陸,地鐵是擠來擠去,買賣東西銀貨兩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互不拖欠。後來因為跟老闆經常聊天,加上跟診給我一個安全距離觀察當地人的生活,開始比較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

一般都認為中國人群體意識很強 — 在有任何足以讓他們認為有連結的情況下,的確是這樣,例如同鄉、校友、真正朋友等等;但大多數時候,尤其是素不相識的情況下,中國人的個人主義遠強於西方人。這就可以解釋當去菜市場買東西,付錢找錢店家不太會道謝、上下地鐵都要擠得跟打架一樣(老娘都直接擺擋術姿勢😑)。但當你在同一家店多買幾次,店家認得你,就會開始跟你哈啦聊天、買菜多給你一堆蔥(老娘洗蔥洗到手軟);有什麼事,可以幫忙的會用「辦法」幫忙搞定。當然會問,這樣規則、法理還有用嗎?有 — 但人情在規則法理之上。說起來好像無法無天,但嘗試用一個純粹好的角度去看,若每個人都是為別人好的方面著想做好事,「人情在規則法理上」就是個和諧的社會 — 不過這是理想化的想法。

有次跟病理老師聊天,她說覺得中國很多人沒禮貌、沒教養。當時OS很意外,竟然有中國人有這個自覺;但後來想想,病理老師才剛泡完鹹水回來,有了對比(還調適不過來),也難怪有這樣體悟。

講起禮貌,有次老子去校園飯堂吃飯,清潔阿姨過來清理上一位用餐後沒自行清理的桌面。我習慣讓開方便清理,也就順口說了聲「謝謝」,結果咧嘴笑的很開心,還跟我聊起來,像老媽一樣關切我;但心裡OS 有點悲傷的想,到底平時其他人是如何對待這位清潔阿姨,以致我一句「謝謝」就讓她這麼大反應?

在台灣待久了,「謝謝」是一句平常不過的話,快餐店吃飯盡量不弄髒桌面、吃完自行收盤整理是正常不過的事,但也顯示出對別人和店家的尊重。

有禮貌不代表有教養,禮貌只是教養的一小部分;但有禮貌卻顯示一個人是否尊重別人、尊重自己。每個人的行為綜合起來就是群體素養和文化。

無論如何,老子還是習慣了台灣那套。雖然平時滿口髒話,已經是粗人一個,不講「謝謝」感覺自己比講髒話還粗魯。

(文章表達的描述、觀點、評論和意見僅為個人觀點;文章發表僅為作者個人行為,並非作為醫療參考依據。任何人(包括作者個人)不會對任何其他人的行為負責。版權所有,可以傳播,但不得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