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酒樓,喝茶大概是香港人的常識吧!後來好像是因為喝了會胃不舒服,加上有次去潮州喝功夫茶「喝醉」了,自此之後心理陰影面積有點大,就避而遠之。只不過呢,讀碩士期間,偶然發現喝品質好的茶腸胃不會出事,但總不可能叫老闆每天泡茶給老娘唄,只好逮到機會拼命喝。只不過當時覺得泡茶是高檔的玩兒(京片兒腔超級卷舌貌),不然會被坑死不償命,所以沒啥大興趣自己動手。

大概是兩個月前吧,被當時還不是老闆的老闆洗腦。被洗腦的結果就是某天忽然想喝茶(謎之音:這是怎麼樣的洗腦啊?),就把好些年前老爸一位師兄送我的熟普洱拿出來喝,順便養胃;結果意外的對茶具一發不可收拾 — 沒看錯,是茶具!

大一上文化課時,撇除一大堆茶具覺得很造作,還很不屑文人泡茶一大堆工序,每個工序都有名字,考試出這題寫到老子手抽筋。現在自己泡茶,老子沒那個美國時間和耐性把那些步驟跟著做,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泡。至於茶具,有一套喜歡的茶具,的確是一件賞心樂事。第一套入手的茶具,是以「手談」(不知道是啥自己G大神一下吧!)為題的套裝茶具(六隻杯。要揪團喝嗎?😆),但這套茶具人不多一起喝總覺得缺了啥;後來陸續入手了幾套旅行裝兩人用茶具,都被別人意外砸爛杯子😭,最後入手一套不被別人碰,暫時算是安然無恙😌。

可是呢,茶具這檔事,被一個玩茶的同學說中了:開了頭,就別想回頭。買了茶具,買了只漂亮茶則,就想要買茶盅。之前已經入手一個茶盅,但一直沒時間泡。想說好不容易拗到老闆給我吃甜食(沒甜食的人生根本沒意義啊!),說嗑茶就好,就順便買些茶葉。結果就看到魚魚茶盅😍,然後就淪陷了;再被老闆娘遊說下,就覺得只有茶盅沒茶杯魚魚很可憐,老子的下場就不用講了。只是啊,魚魚茶盅實在太可愛了,彷彿魚真的在裡面游,拿來泡茶實在心情超級暢快。

現在比較留意茶的類型的差異,開始會選適合自己的茶,大大減少胃痛的機會;加上喜歡混東西,就順便調個適合自己體質的茶給自己養生順便爽一下。現在也會混西方花草到中國茶來個中西合璧,也別有一番風味。找個機會寫一下泡茶好了。

認真的,有人揪團一起喝嗎?我可以根據需求體質設計獨一無二的茶哦!

(文章表達的描述、觀點、評論和意見僅為個人觀點;文章發表僅為作者個人行為,並非作為醫療參考依據。任何人(包括作者個人)不會對任何其他人的行為負責。版權所有,可以傳播,但不得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