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竟然鬼使神差在除夕夜完成這個blog。本來是在寫平台程式,偶然看到一篇用GitHub建立免費blog,想說本來就想找個免費空間存文章,就動手做吧。結果中間debug就徹夜未眠,還好最終突破盲腸,做得出來。既然如此,第一篇開齋就把之前寫好的那篇讀中醫指南先存在這。

在看著往年今日的status,原來去年前天在學校摔倒,頂著疼痛去跟診 - 當然被戳了。有趣的是,去年最後一週跟診有個病人被老闆又開了一兩黃連,說“又”是因為上星期已經開了一兩。我無法想像病人是怎樣喝得下,就問病人怎樣喝,病人苦笑說只能硬著頭皮喝,因為喝完真的有好轉。

當初砍掉重練讀中醫,只是純粹想要方便將來環遊世界不用顧慮就醫和財政問題。當然興趣還是有,畢竟從小被五行洗腦洗大,我也不知道哪來就接受這些觀念。個人嘛,是越讀越有興趣,有相逢恨晚之感。不過呢,我真心不認為讀中醫是一件容易的事。別以為中醫可以隨便唬爛,中醫並不只是平時看到的樣子。

很多人對中醫第一個印象是「慢」,不然就是「調身體」、「西醫不行,死馬當活馬醫就看中醫」,這似乎是港澳台甚至大陸都是普遍這樣的想法和認知。雖然家裡不是中醫,但從小泡著中藥材的湯水長大,中醫藥多有效還是親身體會。中藥可快可慢,一般外感大概跟西藥差不多,如果對證速度可以更快,讓你病得如唐解元燒雞翼一樣 - 這當然看醫生的功力。在我小學經歷過雪梨型流感後被西醫擺了一道,基本上家裡不是嚴重的都不太看西醫,除非不太確定狀況,例如骨折。所以家裡藥煲三五七時都是在煲點啥,也有著治未病的作用,只是也讓我在中學時期對於身上的的中藥味感到自卑 - 但現在反而很懷念那股藥味,彷彿那是屬於家的氣味。

中醫除了湯劑中藥,針灸、推拿、養生也是中醫範疇。所以與其說中醫是替代療法,倒不如說那是一種全面性的生活哲學(所以那時候想Herboratory的slogan才會說是中醫理論哲學的遊樂場),因為從一個人如何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去生活都包括在裡面。

讀中醫嘛,基本上幾個理由跑不掉:自己有隱疾自己救、嚮往中醫的閒雲野鶴式生活、聽說中醫很好賺…然而,不少人去讀之後卻發現越讀越迷惘,不停被課程轟炸,讀了也不知道是幹嘛。接下來就以前途、選學校、課程等不同sections跟大家介紹讀中醫到底是啥。

前途問題

為什麼第一部分就講前途問題?因為基本上就算是自己有隱疾自己醫,也會希望讀完可以或多或少混口飯吃,不然誰會吃飽飯沒事幹讀五年讀得半死(如果認真學習的話)。而前途規劃會影響到如何選擇學校和如何學習,因此生涯規劃就得一開始講。

如果你是香港人和澳門人,基本上要嘛選香港三大或澳門科技大學好像有跟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的課程,不然就是選合乎資格的大陸的大學讀。基本上讀完就有考香港澳門的行醫執照的資格;如果是在大陸唸,就有考大陸的醫師證資格。

如果你是台灣人,就看要在台灣執業還是在大陸。如果只打算留在台灣,我會建議申請台灣的大學的中醫系或學士後中醫系。如果已經覺悟回不了台灣執業或為了混過學位,那就去大陸吧。

如果是大陸人,基本上就是靠高考一途申請大陸和香港三大的中醫系。

畢業之後可以幹嘛呢?如果是香港人或澳門人,可以選擇回香港澳門取得執業資格,在私人診所或申請慈善團體的醫療車或診所執業,或者自行開業;也可以在大陸考醫師證在私立醫院或診所執業,或想不開可以選擇規培獲得去大陸的政府體系的醫院工作。薪水我想大家有個譜就不多說。如果是台灣人,在台灣讀就跟台灣的path考國考;在大陸讀想要去當醫生就跟港澳在大陸工作的path一樣。當然讀完之後不當中醫絕對大有人在,那是個人選擇問題。只不過呢,如果是私人開業或在私人診所執業,就可能有客源的問題,掂掂自己的斤兩才考慮,不然搞不好兩口飯也混不了。一般來說如果只跟學校的課程而不開外掛,五年後畢業想看傷風感冒是勉強的。所以就會聽到外面說中醫畢業薪水很低,不然有人說中醫好賺這種極端的情形。

不管怎樣,我會強烈建議了解自己為啥要讀中醫才考慮去讀中醫,不然入坑容易出坑難。中醫跟西醫最大分別是,中醫是經驗醫學,西醫是實證醫學。兩者的學習方式不太一樣,不好好釐清兩者差異,就會很容易出現學中醫再學西醫就回不去(所以有些人很抗拒學校的西醫課程,怕被洗腦後一去不回)。

如果是混個學位,我真心不建議以為看著有個「醫」字就選中醫,因為學不好絕對是浪費五年時間。有五年時間倒不如去賺錢還更實際。

學校選擇

由於我在大陸讀,選擇學校的部分以大陸為主。

那些年決定申請中醫系,比較過香港跟大陸的學校,兩邊學校都申請過。個人經驗是,香港看成績,連會考成績都不好基本上是不考慮;某大推出碩士4年,聽起來很吸引超級適合香港人要快的個性。但feedback回來不太好,因為整個過程是填鴨式,硬生生把五年的東西濃縮到四年,難道不會噎死嗎?而且學費所費不菲,又沒有週休寒暑假。

至於大陸,有很多選擇,那該怎樣選?最簡單就是從表列的學校入手,然後就自己需求選擇學校。如果沒有距離限制,就可以就不同的學校的特長選擇。強烈建議去內地教育展實際去看一下、問一下。如果concern學費,也得多口問下學費,因為不同省市的學費不一樣,宿舍費用計算和生活費也會因校而異。

兩者的優劣在哪?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大學發展比大陸好,比較能跟國際接軌,大學體制和課程選擇相對比大陸有彈性 - 但只是對大學整體而言。大陸體制比較固定,課程基本上能選擇跟沒選擇差不多。說得直白一點,在大陸讀大學跟讀寄宿中學差不多。但對香港人而言,在香港讀完拿香港執照當然比大陸順利很多。當然大陸還是有其優勢。在大陸就個人經驗而言,找跟診的機會似乎比香港容易;找古籍肯定比香港快且容易,價格也更便宜;而且學費和生活費絕對KO香港。更重要的是,如果將來計畫像我一樣想要一邊看診一邊去外國流浪,大陸的認受度比香港明顯好。

課程大綱

在大陸,課程大綱基本上大同小異,撇除任選課(也就是香港所謂的GE、台灣的通識課),中醫60%西醫40%。有人會覺得這樣不就學不了中醫的精髓?是的,別妄想讀完五年就會治病。

那到底讀啥呢?大一基本上就有專業課程,例如中醫的有中醫基礎、中醫診斷學,西醫有解剖學、生理學之類的。到大二三就開始慢慢接觸經典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之類的,西醫就會出現診斷學、西醫內科學、寄生蟲什麼之類的。大三左右就會有個見習,是實際去醫院輪科室,一般就是看看。見習結束後就開始踏入專業科目階段,最後一年就是實習,就有機會要打病歷、做些打雜的事。

我知道不少同學要嘛抗拒西醫科目,要嘛就是讀完西醫科目回不了頭。就我個人而言,我對兩者適應並沒有啥困難,但我還是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沒有中醫基礎的話,一開始面對那些木火土金水、五行對應、臟腑辨証是會摸不著頭腦🧠,更別說後面傷寒論的六經辨証,對於不同藥物的配搭也會覺得莫名其妙; 然而,這些都是中醫裡面很皮毛的東西。所以對應西醫相對直觀、摸得著的東西,是比中醫好理解多了。只不過呢,五年下來,由於時間關係,中西醫都是各學皮毛中的皮毛,所以如果只是乖乖上課考試,畢業出來能看病是超級困難 - 我問過的老師也是這樣說。但這樣是不是完全不好呢?不見得。由於中醫與西醫的皮毛基礎都有,至少我有能力了解、知道西醫的診斷、西醫是在幹嘛的,西醫的手段的目的是怎樣,看得懂檢驗報告病人來找我問我我可以知道病人做過什麼treatment,我再從中醫的角度看待病人的狀況,有哪些地方是可以補西醫的不足甚至做不到的,或者可以比西醫做得更好。光是這點,就比西醫有幾乎KO性的優勢 - 因為絕大部分西醫不會看中醫藥方,我這個混蛋中醫會看西醫藥方,還可以略知藥物運作機制(對不起,那是作為生物人的職業病)。因為在病人面前,病人不會管你中醫還是西醫。身邊的人老是拿著西藥問我這個讀中醫的人。還好我修過藥理,不然情何難堪?

如何五年能基本看診

前面已經說過,中醫讀完五年出來可以像個樣子治病是很困難,不開外掛很難做到。

很多人覺得中醫很神秘,就如講一堆之乎者也有聽沒有懂。其實中醫是很直觀的東西,concept都來自天地萬物,所以一點都不神秘,我不明白那根毛神秘。醫者意也。學中醫,的確講求悟性。有些技術不能透過上課教學能領悟到,但悟性是可以訓練。首先是要博學,不抗拒任何新知識;第二要有融會貫通的能力。這兩項是悟性的必備條件。有了悟性,就要有思維訓練。現在的課程裡個人覺得很缺乏邏輯和科學訓練,這其實對於辨証診斷很有幫助。如果是大陸人要留在大陸行醫,讀研究所基本跑不掉,有了邏輯和科學訓練,讀研究所會順利不少。另外,中醫不是個上課坐著乖乖上課就學到,更多是講求自學。

至於外掛,其實沒啥特別,想說的就是不斷看書不斷找案例分析。看書的大前提是會選書。雖然我對於第一任研究所前夫很不屑,但這死前夫的lab slogan「格物致知」倒一直烙印在心頭(後來還加上現任大老闆的「厚德博學」)。拜託別把那些阿貓阿狗啊豬寫的所謂中醫書,不經思考就全部吸收。在我書架上的中醫書幾乎沒有是現代的(大概只有幾本,搞不好一隻手的手指算得完,而且基本是論述古籍和古代的東西技術)。

當然不是有這樣就結束。有了以上條件,就開始跟師。跟師不見得找有名的就一定好,最重要的是找自己適合的。不同的老師專長不一樣,有的只是看看就可以,有些值得深入交往。找老師跟診就跟研究所找老闆、感情關係中找老公老婆一樣,找了個錯的是會誤一輩子,甚至萬劫不復、生不如死。找到好的老師跟診,也要自己會思考會學習。跟診不一定是老師手把手的教,更多是需要透過自己多觀察、多思考,然後再跟老師討論。 還有,中醫是個終身學習的學科,別奢望畢業就結束,所以最好有點人生經歷才回來讀。而且每個中醫的際遇不一樣,別妄想把別人的copy & paste過來自己用。而且,不管過程有啥鳥事,如果中醫不是閣下的堅定信仰,很容易隨波俗流,人云亦云。

讀中醫絕對是個坑,沒事別亂踩。

(文章表達的描述、觀點、評論和意見僅為個人觀點;文章發表僅為作者個人行為,並非作為醫療參考依據。任何人(包括作者個人)不會對任何其他人的行為負責。版權所有,可以傳播,但不得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