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有個問題在腦海盤旋:到底是我選醫,還是醫選我?學醫,說是學治療的藝術,但現在對我而言,更像是一種修道形式。可能你會問,修道不是找個宗教什麼的嗎?曾經我也以為這樣,我也兜兜轉轉尋找所謂的精神歸宿。眾裡尋他千百度,沒想到在中醫找出那片天。行醫過程,看著一樣米養百樣人,從病細閱著一個人的故事。恩怨情仇,都濃縮在病裏;有時候,一個重病,就足以把一個人大半生的經歷給濃縮了。中醫治療的藝術,與天地息息相關 - 其實根本離不開天地。今天看到一位學長說,原來不少人是目的不純地學中醫 - 醫卜星相都是同源,或多或少對其他幾味有興趣,連帶也在醫參一腳。儘管多年來自己對卜一直很有興趣,也接觸各種占卜算命方式,不管是簡單的紙牌或求籤解卦,深入到紫微斗數或外國占星,都有玩過;也由於天生不會跟人溝通,為了學會察言觀色,或多或少也接觸相。然而當初讀中醫,倒沒想這麼多,只是單純認為治療而已,還巴望著畢業之後月入幾萬我就可以蹺腳去歐洲流浪。直到遇上五運六氣,就開始我走歪的修道之旅。

只要全世界有頒發中醫學學位的學校,對於五運六氣只是頂多略筆帶過。說略筆也已經太誇張,畢竟對於現代中醫,五運六氣是一個可以拿來吵架用的,認同的就贊成,不認同就認為是旁門左道的歪理;對於非中醫專業,那就是更好的攻擊點。還記得大一修某門課,我只是在課間問了下,上課時足足被老師公開罵了五分鐘,說我亂學而不去學正統中醫,自此之後我就沒再去上那門課。我不是鼓吹翹課風氣。(噓🤫😏🤭)那件事之後,我對在學中醫的過程中要學什麼,我更注重。一個學生,不管是否學醫,也要格物致知,明白學某個題目的意義、知道要學什麼、知道如何分辨當中的知識真偽。而不是人云亦云,老師說什麼,填鴨填什麼就只管吞進去 - 喵的,以為自己是鵝肝醬的鵝肝嗎?

過去的中醫,要嘛是家有淵源,不然就是拜師學藝…當然到了某些朝代,政府也有設立太醫署之類的機構管理醫療衛生。不過到了真正有統一教材的模樣,就要到清朝。那套《醫宗金鑑》,就是古代學醫的統一教材。扯遠了…話說回頭,現代這種頒授學位的方式也有好處,就是集中把要學的都給學一學,至少出來只是層面是有保障(理論上)。不好的地方就是學完出來缺少實際經驗,這就是傳說中的學院派 vs. 漿糊派的對壘。我家兩老剛好曾經就是兩派的character,兩人都是半途半出家學了點中醫多年不太用學完沒行醫,以前煮藥最多不是桂枝湯,就是銀翹散,不然就是逍遙散。只不過呢。一個到現在湯頭歌訣還是背得出來(這可以吃嗎?😬);一個就是隨身有點漿糊伎倆,叫講醫理還是洗洗睡比較好。他們倆倒不會吵架,而且配合得很好。我就是剛好吸收了兩邊的缺點,要我背書倒不如叫我去死,說漿糊我又保持著一點“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孔乙己爛文人風氣。當然吶,經過多年科學的薰蒸,多了點技能是兩老沒有的 - 尋根究底的精神。雖然那他媽的碩士讀得我想死,不過那些年累積的技能在學醫過程造就我不少的方便,例如至少讓我的醫學方面的電子書可以累積到80G,涵蓋各個領域。

好吧。學中醫,講得更美好,是繼承祖宗流傳下來的好東西、學習治療的藝術。我相信這兩個星期被考試折磨得痛苦不堪應該就罵罵咧咧🤬 坦白說,撇除考試這種沒意義的事(老師看到別砍我啊!怎說大家是同行,我也是個學院級的講師,也要出考卷給學生…😐),個人覺得中醫的確是個好東西。不是老黃賣花讚花香,而是是真的好東西。雖然中醫內容都是講治病,但當中理論還是牽涉到日常生活。平時說醫卜星相,四者本身的理論基礎是同源的,都是從日常生活對天文地理觀測綜合後形而上化的產物。當很多蠢蛋一天到晚反中醫說五行不存在,最好那些人不是讀哲學,不然一句就反K他媽的“哲學沒屁用囉?”。到這裡也衍生出一個經常被拿來大做文章得命題:中醫是否科學。科學本來是指自然現象的規律的探索與總結。到現代,是知通過經驗實證方法,對於一個現象或命題進行歸因的學科。進行科學活動,就要用科學方法:觀察假設和驗證。科學進行的活動(e.g. 研究)所得的知識是條件明確、經得起檢驗,而且不能與任何使用範圍內的已知事實產生矛盾。如果從原始的科學定義,中醫是科學的,中醫發展的過程也是對自然現象的規律做出探索與總結。中醫的發展並沒有跟上現代科學,一方面是歷史使然,另一方面是當中的理論基礎從來到現在並不是走科學路線,而是走哲學路線,開闢另外一種特有的哲學思維。除了中醫,其實其他地方,例如南美、印度等傳統醫學理論體系也是有類似的情形。其實這樣的體系應該好好研究,將其歸納後納入成另一個體系,而不是把科學的帽子硬塞進去。

是很多人認為學中醫就是要背書,但我學這幾年都沒背過 - 考試背書的題目我都直接pass掉。那怎麼學?有人以為我家學淵源。我想說:我家學淵源個屁。從中醫背景知識角度,我頂多就是家裡只要講到醫藥,就會出現中醫和五行,但程度只是比一般人說”吃XX熱氣“、”做XX會寒”好一點。家裏收藏了一堆中醫書,但基本上從來沒翻過 - 據說那些書是家人N年前從舊書攤買回來,那些書是個二世祖當賣紙皮賣出去,家裏的人惜書就買回來,所以基本上跟沒背景差不多。只不過可能本身對星象有興趣,對於這些形而上的概念接受度出奇的高,相對就順手一點。問我怎樣才能學好中醫,我首先想問個問題:你的“中醫”,是治病,還是治天地?

煖曰:「王獨不聞魏文王之問扁鵲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曰:『可得聞邪?』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閒而名出聞於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醫術以扁鵲之道,曰桓公幾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無名,使之無形,至功之成,其下謂之自然。故良醫化之,拙醫敗之,雖幸不死,創伸股維。」 ──《鶡冠子-世賢》

如果只是單純治病,那很簡單,乖乖上課,乖乖分析醫案,要加速的話就乖乖找個適合有料又願意教的老師跟診,十年內(含讀書五年)肯定不會差到哪去,可以半破腳也不用擔心,一個不慎也可以如N分之一個扁鵲那樣。如果要治天地,就需要了解天地的運作。天地運作,其實早就在中醫基礎就有說,當然那只是局限在醫學部分。要了解整個大環境,簡單的話就從五運六氣入手。五運六氣不是醫學專利,其實本來也用在農業和畜牧業,去推測當年適合的作物,還有畜牧會否有瘟疫。所以五運六氣,有點像現代的預防醫學、流行病學的概念。然而,五運六氣牽涉到很多天文知識,沒有古天文知識和當時古代的背景知識,學起來絕對會一頭霧水,因此,有顆對知識開放的心就變得很重要。

中醫,從理論到實用,學習時分幾個方面:

  • 理論架構起整個中醫,e.g. 陰陽、五行、臟腑、經絡,etc;
  • 理論框架下的實用:例如治療方式、治療材料、人的分類、人與天地交互作用的過程與結果。

以上東西講起來好像很多,但實際上,只要在學習理論是基礎打好,可以將基礎靈活運用,學習中醫基本上可以不用怎樣背書,反而更多的是透過推理導論。一個病,有病徵和體徵和病因,病徵和體徵就皆是在中醫理論框下是屬於怎樣類型的病,是陰是陽,是表是裏,位置在那裡,透過資料收集,將其反推,基本上一個病的屬性就昭然若揭,即使不背証型,也不離八九不會錯到哪去。中醫最大的特色就是因時地人制宜,即使同樣風熱感冒、症狀相同,用藥也可以完全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和經驗不一樣,造就每個人的體質會不太一樣。然而,這些都離不開中醫理論所提到的知識。治療材料,最常用大概就是中藥。中藥分四氣五味歸經,然而還是離不開中醫理論。在運用層面,除了四氣五味歸經,要用得精,也要會以意用藥 - 當然不是用念力(當然你會的話我也無話可說🤷🏻‍♀️),而是人與天地交互作用。這並沒有很神,而是基礎靈活運用的結果。

讀醫,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不是讀完畢業就結束。相反,畢業才是學醫的開始。西醫要一直update最新知識和掌握熟悉最新的藥物和治療技術;中醫則要在臨証過程中將經驗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這過程除了融入,也是累積傳說中“開竅”的資糧。跟打電動一樣,累積經驗值,累積到某個程度就升level。如果想快一點開竅,當然還是有金手指,就是博聞博學。具體作法就是將別領域的理論體系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將其轉化為治病手段。

學醫如修道,就如玩RPG遊戲。但學醫的過程,卻讓我慢慢觀察人生。Everything is from nothing; nothing is from everything. 從無到有,就是一個念;從有到形,就是念的疊加。見習期間看著些重病病人,深刻體會到一念而為病。現在嘛,好好把緣分修好修完;大概到某些年,大概會潛心修道,就可以脫離輪迴。

結果我學醫的最終目的是脫離輪迴。😳

(文章表達的描述、觀點、評論和意見僅為個人觀點;文章發表僅為作者個人行為,並非作為醫療參考依據。任何人(包括作者個人)不會對任何其他人的行為負責。版權所有,可以傳播,但不得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