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關於錯誤的養生觀念文章,裡面提到喝熱水和冰水。趁機寫一篇從中醫理論角度看喝水給大家解惑解惑。

開始講飲水之前,先講一下我們的消化系統。

我們飲食,飲料食物第一個到達的臟腑是脾胃。脾胃功能好不好決定了我們的消化能力 - 至少從現代生理學我們的胃是這樣,對吧?那從中醫角度,是怎樣看待消化這回事?

關於脾胃的一點中醫背景知識

為啥講消化,就是講脾胃,而不是講胃?中醫講脾胃,一方面是literally指解剖學上脾和胃,但更多時候是指形而上的脾和胃。中醫的臟腑學說,是針對人體內臟建構一個概念性系統。中醫平時講脾胃,脾和胃都一起講,是因為在臟腑學說,脾和胃是表裡關係,一陰一陽。

「脾胃二氣相為表裡,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氣平調,則谷化而能食」

  • 《諸病源候論 ∙ 脾胃諸病倫》

胃的功用是用來收納食物,脾則把這些食物消化吸收並輸送到其他臟腑。而在五行學說,脾胃是有配對的。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 《黃帝內經 ∙ 陰陽應象大論》

從中醫理論角度,脾在五行屬土;對應我們平時口味是甜味,對應身體機能屬於肌肉。前述一直強調,臟腑學說是一個概念性系統。大家可以聯想,脾胃就如我們地球的土地。

從生態學角度而言,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就如我們身體的臟腑,其實是有著不同的功能,環環相扣主宰著整個地球的運作,因此古人用這樣的類比方式其實是非常有智慧。

那喝水呢?

前述《黃帝內經》提到,脾對應天為濕。適度的濕是必要的,不然聯想一下旱災的龜裂土地?但是過分的濕,就會造成爛地一片。我們喝水,就如下雨,適當為身體補充水分。外面說平時要喝八杯水,其實從中西醫角度並沒有依據。那到底要喝多少?每個人體質和出汗機能不一樣,補充的量不一樣。有些人本來天生體質”乾燥”,習慣多喝水;有些人天生體質比較“濕”,要喝多也不想,不然一肚子水胃也不舒服。所以,簡單來說,就是適當、不會覺得口渴,尿顏色淡黃為度。

那該喝什麼水?

有些人喜歡喝熱水,有些人喜歡喝冰水。從中醫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勵喝冰水吃冰,原因大家可以腦補:天寒地凍的土地是個怎樣的光景?我們是恆溫動物,維持體溫。用中醫術語就是氣,用現代語言就是能量。脾胃主消化功能,消化也需要能量,兜頭給自己的胃澆冰水,首當其衝就是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人體雖然有調控空間,長期在冰冷的環境,就如叫一個本來在亞熱帶的人帶著平時的衣服去寒帶地方生活還不給增添保溫衣服,你覺得這個亞熱帶的人活得了嗎?

古代有古籍記載吃冰喝冷水對身體的影響。

「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裡寒,故令脈緊也。假令欬者,內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傷寒論.辨脈法》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必噦。」 - 《傷寒論.辨脈法》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散主之。) 」-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

吃冰喝冷,會導致胃虛冷而腹瀉、胃氣不順而打嗝;此外,也會導致風濕和中暍(類似陰暑)。

在古代有沒有因為吃冰而致病的醫案呢,有的。而且是個皇帝。

《宋史.施師點傳》有段記錄:「一日,入對後殿,上曰:『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幸即平復。』師點曰:『自古人君當無事時,快意所為,忽其所當戒,其後未有不悔者。』」

大意就是,宋徽宗因為吃了太多的冰,而患了暴下(即拉肚子),還好痊癒了。到底怎樣痊癒呢,下部分揭曉。

有人說,啊那這樣喝熱水不就好了吧?請閣下把自己的手泡到所謂“平時喝的熱水”,會燙傷嗎?你不會的話,你神。但你的胃可不是這樣想,又不是煮牛雜。而且熱水不是這樣拿來直接喝的。用來幹嘛?等下跟冰一起說。

好吧,這樣很煩,喝冷水熱水都傷身,那喝啥?

就喝常溫水,或者跟體溫差不多的溫水。

你不知道的水,在中藥上使用是怎樣的回事

這subtitle可不是吹的。

水是可以入藥。什麼水可以入藥呢?井水《食物本草》《藥性纂要》、千里水《食物本草》、秋露水《食物本草》、臘雪水《食物本草》《藥性纂要》、乳穴水《食物本草》、寒泉水《食物本草》、夏冰《食物本草》、溫泉水《食物本草》、熱湯《食物本草》、繁露水《食物本草》、梅雨水《食物本草》、半天河水《食物本草》、冬霜水《食物本草》、雹水《食物本草》、甘露水《食物本草》、醴水《食物本草》、生熟湯《藥性纂要》《藥性纂要》、雨水《藥性纂要》、潦水《藥性纂要》、流水《藥性纂要》、阿井水《藥性纂要》、清明水《藥性纂要》、谷雨水《藥性纂要》…

這裡只是輯錄沒用別的成分「制過」的水(例如漿水、花水、豬槽水之類的)。光看基本上就是一堆天然環境的水,不然就是不同節氣季節收集的水。在古人的看法,不同季節、節氣和環境的水,蘊含的氣都不一樣,因此用途也不一樣。用現代的角度,每個地方的微量元素不一樣,認真去分析,當然成分也不一樣。這倒讓我想起去波蘭南部一個療養小鎮旅行,有個出名的地方專門賣水,說是健身,那水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不過意義概念上跟以上不同的水差不多。

其他的不說,如果看倌有認真看,應該會看到熱湯和夏冰這兩味藥。這兩味藥是拿來幹嘛的?

「冰者,太陰之精,水極似土,變柔為剛。冬藏山窖內,夏月取用。味甘,氣冷。解煩渴,消暑毒。傷寒陽毒熱盛昏迷者,以冰塊置膻中良。亦解燒酒毒。」 - 《藥性纂要》

「味甘,大寒,無毒。去熱除煩。暑月食之,與氣候相反,入腹冷熱相激,非所宜也。止可隱映飲食,取其氣之冷耳。若敲碎食之,暫時爽快,久當成疾。」- 《食物本草》

冰是用在熱病作為藥用,可不是平時吃飽飯沒事做拿來吃的。而且點到即止,就算是中暑也是適量用。但個人經驗,輕度中暑,刮痧刮脖子配合細口頻頻喝西瓜汁蠻有效的,而且還不這麼傷脾胃。

上個section提到宋徽宗拉肚子,後來痊癒了。這個醫案後來有更有趣的紀錄。這部分記載於《本草綱目》,而且更詳細的描述:「陳藏器曰:『盛夏食冰,與氣候相反,令熱相激,卻致諸疾。』宋徽宗食冰太過,病脾疾,國醫不效,召楊介,進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屢矣!』介曰:『疾因食冰,臣請以冰煎此藥,治受病之源也』果愈。」話說宋徽宗貪吃冰拉肚子,本來御醫開了藥,可是嗑了還是不好。就找了楊介。楊介也是開大理中丸。宋徽宗就說啊我嗑過啦都沒好。楊介就說,老闆你嗑了冰,邪惡的冰躲在你體內,所以就用同類相吸用冰把藥引到躲在你體內的冰那裏,不就可以讓藥在裡面殺個片甲不留嘛。(這對白是老子自行🧠腦補)

至於熱湯,就是經過煮沸的水。

「一名百沸水湯《綱目》,一名麻沸湯《仲景》,一名太和湯。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飲之作脹,或云熱湯漱口損齒。味甘,氣平。能通經絡。患風冷氣痹人,以湯淋腳至膝上,厚覆取汗周身,雖別有藥,亦假陽氣而行耳。四時暴泄利,四肢冷,臍腹冷,於審湯中坐浸至腹上,頻頻作之。…仲景治心下痞…大黃黃蓮瀉心湯。用麻沸湯煎之,取其氣薄而泄虛熱也。時珍常推此意,治寒濕加艾煎湯,治風虛加五枝或五加皮煎湯淋洗…」- 《藥性纂要》

「須百沸過,若半沸者飯之,病脹。患霍亂手足轉筋,若以銅瓦器盛湯熨臍,效。」- 《食物本草》

熱湯,基本上都是溫熱用。裡面有用「湯淋腳至膝上」,當然不是滾燙澆上去,而是煮滾的沸水冷卻到比較溫熱使用。煮藥也又以煮沸過的水入藥,當然這就牽涉到湯藥的用途決定用怎樣的水。這可是另外一門學問。

無論冰還是熱湯,基本上沒有提及常喝可以強身健體。不然,根據古人的個性,早就會出現「久服身輕」或拿去煉丹升仙。

(文章表達的描述、觀點、評論和意見僅為個人觀點;文章發表僅為作者個人行為,並非作為醫療參考依據。任何人(包括作者個人)不會對任何其他人的行為負責。版權所有,可以傳播,但不得修改。)